吉林动画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
发布时间:2024-01-12

第一章  总则

第一条 科研团队是高等院校获取和整合科研资源的组织形式,是科技创新和联合攻关的载体。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能力,推动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,坚持特色发展,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艺术与技术全面融合,提高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,体现学校“学研产一体化”办学特色和“科研为支撑”的厚重性,加强学校内涵建设,提升核心竞争力,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教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》要求,结合学校发展实际,特制定本管理办法。

第二条 科研团队建设以项目课题为载体,以系列成果产出为导向,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艺术与技术结合优势,加强学科(专业)交叉、凝练研究方向、汇聚科技人才,将各个科研团队建设成“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,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,以纵横两种方式结合的学术梯队为基础”的“前期积累、凝练选题、项目申报、开题研究、成果发表、结项总结”类型的科学研究团队,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办学层次做贡献。

第二章  团队分类

第三条 科研团队分类:人文社科项目、科学技术项目、艺术基金项目、产教融合项目、技术转化项目、艺术创作项目等团队。学校组织按学科类别与研究方向组建不同的研究团队,教师按照研究特长和学科背景进入不同的研究团队,进行科学研究。

第三章  团队组建

第四条 科研团队组建鼓励探索模式创新、学科交叉、跨院组建、校企合作。建立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、一般项目三个级别团队,重大(重点)项目团队的组建由学校评审确定,重大项目团队中的产教融合团队由科研与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组建,其他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团队由科研管理部负责组建,一般项目团队由教学单位、科研单位按照指南组织报学校认定备案。经学校专家评审通过后签订任务书,开展建设与研究工作。

第五条 科研团队负责人遴选:由学校指定或者自行申报。重大项目团队、重点项目团队由学校遴选指定团队负责人,其他一般项目团队由教学单位遴选推荐,学校评定后方可成为团队负责人。

第六条 科研团队及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:

(一)科研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领域,具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发展规划,团队成员需满足5人及以上,职称结构合理,至少一名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,要兼顾项目研究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,年龄结构要老中青相结合。

(二)科研团队负责人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,承担过科研项目,能够带领团队成员完成研究工作。

(三)团队负责人或成员可跨领域(教研、科研、教材)主持或参与两个团队,重大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能再担任其他科研团队负责人。

第七条 正高级职称人员原则上仅能担任重大和重点团队负责人,不能担任一般团队成员。

第八条 团队负责人三年为一个聘任周期,考核合格者下一周期优先聘任;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下一周期负责人聘任。

第九条 重大(重点)科研团队根据项目需要可实行双负责人制(其中一人为校外专家),校外专家由学校聘任,并支付相应费用。

第四章  团队及项目管理

第十条 科研团队由科研管理部、科研与技术创新中心、各教学单位、科研单位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,所在教学单位、科研单位负责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。

第十一条 科研管理部是学校进行科研团队管理的行政机构,负责学校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组织、监督、指导等工作。负责科研团队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,包括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络沟通、项目申报、中期检查、成果审核、经费使用、结项答辩、考核奖励等(具体科研项目的实施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》执行)。

第十二条 科研与技术创新中心负责各工程中心(基地)等校企合作项目团队、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团队的发展规划、年度工作计划、年度工作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,负责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,包括阶段性检查、保障、协助等工作。

第十三条 科研团队实行团队负责人制,团队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,按照相关制度要求,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团队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,包括项目申报与实施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等。各团队成员需按团队整体要求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,团队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教科研团队量化任务明细表》进行建设。

第十四条 如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发生变更,团队之间资源整合等问题,报科研管理部进行协调和审核。

第五章  经费管理

第十五条 科研团队获批后,学校将依据项目的层次和级别给予启动经费5-10万元,重大项目攻关团队可以单独申请启动经费,启动经费用于团队建设和项目的前期预研工作。经费使用方案由团队负责人提出,学校审批后方可执行。

第十六条 科研团队启动经费用于与团队建设内容和相关项目的开支,并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。团队建设经费开支范围及使用要求按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执行。

第六章  考核与奖励

第十七条 科研团队考核按团队建设任务量化指标,立项目、出成果。考核周期一般为三年,由科研管理部组织考核。考核周期内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,即认定为考核合格。团队考核合格则认定团队负责人和成员考核均合格,如团队考核不合格则团队成员按《吉林动画学院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与考核管理办法 (修订)》的职称量化考核指标进行考核。团队每年向科研管理部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和自评报告,学校将对科研团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。

第十八条 科研团队获批的项目、完成的科研成果,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关于设立教师教科研基金的决定(修订版)》给予配套经费和奖励。

第七章  团队培训

第十九条 学校为鼓励科研团队发展,提高建设水平,每年提供团队培训经费用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。

第二十条 培训方案由团队制定,学校审批后方可执行。

第二十一条 科研团队培训将按照团队分类,构建工作坊、研学、沙龙、讲授、研讨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多种方式的培养培训体系,组织团队进行培训。

第二十二条 科研团队培训将纳入团队考核工作。

第八章  激励政策

第二十三条 学校给予科研团队启动经费支持。

第二十四条 重大、重点科研团队负责人执行年薪制,一般科研团队负责人、重大团队成员、重点团队成员、一般团队成员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自有专任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(试行)》享有相应的职级薪酬待遇。

第二十五条 为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教科研工作,学校下调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教学工作量。

重大项目团队负责人标准工作量为32学时/学期,工作量上限为64学时/学期;重点项目团队负责人标准工作量为32学时/学期,工作量上限为96学时/学期;一般项目团队负责人为64学时/学期,工作量上限为160学时/学期。

重大(重点)项目团队成员标准工作量为64学时/学期,工作量上限为160学时/学期;一般项目团队成员为102学时/学期,工作量上限为220学时/学期。

教师工作量在学期初进行调整,团队建设期内不调整。负责人同时担任多个团队负责人,按最高级别团队的标准执行,超出工作量部分,按学校相关制度执行。

第二十六条 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取得的科研成果,均按照《吉林动画学院关于设立教师教科研基金的决定(修订版)》规定给予配套经费支持、考核和奖励。

第二十七条 重大项目团队负责人可跨级跨层次认定并执行相应的职级待遇,如:四级教授可享有三级教授待遇;副教授可享有四级教授待遇;重点项目团队负责人可跨级认定并执行相应的职级待遇,如:七级副教授可享有五级副教授待遇,九级讲师可享有八级讲师待遇。

第九章  附则

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、科研管理部、科研与技术创新中心负责解释。

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。

 

吉林动画学院  

2024年1月12日